為發展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做出貢獻,美德3名科學家分享諾貝爾化學獎
  帶領我們走進納米世界
  據新華社電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佈,將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埃里克·貝齊格、威廉·莫納和德國科學家斯特凡·黑爾,以表彰他們為發展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所作的貢獻。
 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當天聲明說,長期以來,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被認為不會超過光波波長的一半,這被稱為“阿貝分辨率”。今年獲獎者們的研究成果巧妙地繞過了經典光學的這一“束縛”,他們開創性的成就使光學顯微鏡能夠窺探納米世界。如今,納米級分辨率的顯微鏡在世界範圍內廣泛運用。聲明還說,黑爾於2000年開發出受激發射損耗(STED)顯微鏡,他用一束激光激發熒光分子發光,再用另一束激光消除掉納米尺寸以外的所有熒光,通過兩束激光交替掃描樣本,呈現出突破“阿貝分辨率”的圖像。貝齊格和莫納通過各自的獨立研究,為另一種顯微鏡技術——單分子顯微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,這一方法主要是依靠開關單個熒光分子來實現更清晰的成像。2006年,貝齊格第一次應用了這種方法。因此,這兩項成果同獲今年諾貝爾化學獎。
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教授馬丁·查爾菲:在大學時我在實驗室工作,我做一個實驗花了整個夏天還是沒能成功。
 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錢永佑:當我在上大學時,我發現化學太可怕了,特別噁心,我決定再也不碰化學一下。
  錢永佑和馬丁·查爾菲都在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。
  美國哈佛大學化學教授達德利·赫施巴赫:在學校里做的化學實驗又難聞又臟,污染之類都被和化學聯繫在一起。
  達德利·赫施巴赫因為研究化學基元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,與美國化學家李遠哲和加拿大化學家約翰·波拉尼共同分享了198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。
  鐘和
  人物
  埃里克·貝齊格
  美國神經科學家、發明家、應用物理學家。他畢業於康奈爾大學,後在貝爾實驗室工作。其主要貢獻是研發了用於分子生物學、神經科學的光學成像工具。
  斯特凡·黑爾
  1962年12月23日生於羅馬尼亞阿拉德),德國物理學家、馬克斯·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之一。
  威廉·莫納
  化學家,單分子光譜和熒光光譜領域的著名專家。現為美國斯坦福大學哈利·S·莫什講座教授(Harry S. Mosher Professor)。  (原標題:帶領我們走進納米世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23fif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